close

1995 年,鮑比還是法國時尚雜誌 Elle 的總編輯,才情俊逸,開朗健談,熱愛人生。
然而,到了年底,44 歲的他突然腦幹中風,全身癱瘓,不能言語,只剩下左眼還有作用。
在友人的協助下,靠著眨動左眼,他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寫下這本不同尋常的回憶錄。
出書後二天,他去世。但他告訴世人,他被禁錮的靈魂永遠活著。


《潛水鐘與蝴蝶》是本獻給生命的纏綿之書。
它的法文本出版於一九九七年三月七日,但出書後兩天,作者就涸竭而歿。
鮑比是法國時尚雜誌 ELLE 的總編輯,他在九五年十二月八日因為中風而成了「準植物人」。
他不再能動,也失去了語言,全部的肌肉只剩下拉動左眼眼簾的那一根還有機能。
於是,他遂用別人指字母,指對了他就眨眼睛的方式,
一個字母、一個字母地寫出這本《潛水鐘與蝴蝶》。
它薄薄的只有一百多頁,但最絕望的人卻有最深刻的感情。
鮑比用最平淡的口氣談他的孤獨和哀傷,過去的惘然變成愈來愈深的記憶,
而此後則只是一點一點更多的失去。
他像一只繭那樣被關閉,卻讓回憶和感情彷彿蝴蝶般飛翔,翅膀上滿載著令人掬淚的沈重。
他對殘存的生命充滿了不捨的愛戀,便一切的不拾卻又都只是徒然,
因而他書裡的纏綿就更讓人心疼了起來。
他的書寫到九六年八月停止,
最後的一段說:「在宇宙中,是否有一把鑰匙可以解開我的潛水鐘?有沒有一列沒有終點的地下鐵?哪一種強勢貨幣可以讓我買回自由?」
渺茫的希望未曾發生,他很快奔向了絕望的終點。
作為時尚雜誌總編輯的鮑比,是個開朗、健談、喜歡旅行、講究美食和生活的人。
但這一切眼前擁有的幸福,卻都隨著一次中風而化為烏有。
那一天早晨,他在新女伴黑色的髮絲間醒來,共試一款德國新車,
下班後則準備到前妻住處接他們的兒子度週末。
但就在接到兒子準備上車時,突然中風昏迷,再醒來已是三個星期之後。
三個星期的時間斷層,生命被切成兩半,
他開始了彷彿寄居蟹,又如關在潛水鐘裡如繭般的新生命。
由昏迷中醒來,又經過漫長的暈眩脆弱,
半年之後,治療師協助他找到拼字母、眨眼睛的溝通方式,他才在出版社助理的幫助下,
一個字母、一個字母寫下 這本只有薄薄百餘頁的小書。
耆以這樣的句子開始:「在老舊的麻布窗簾後面,映著淺淺奶白色的光,透露了天色破曉。
我的腳後跟很痛,頭彷彿千斤重,而且好像有潛水鐘之類的東西緊緊罩住我的全身。
〔……〕當我困頓如繭的處境,比較不會壓迫得我喘不過氣來,我的心就能夠像蝴蝶一樣四處飄飛。
有好多事情要做。我可以在空間、時間裡翱翔〔……〕」

鮑比以《潛水鐘與蝴蝶》為書命名,「潛水鐘」指生命被形體所困禁的困頓,
「蝴蝶」則隱喻生命在想像中具有的本質自由。
但「潛水鐘」加上「蝴蝶」,這隻蝴蝶再怎樣舞踊,也呈現不出曼妙的輕鬆,而只有掩飾不住的悲痛。
因此,當他第一次使用輪椅,護士儘管將它說得好像是好事,
「然而這迴響在我耳裡卻像是判決一樣。轟的一瞬間,我突然了悟這個讓人驚惶無措的既定事實。
恍如原子彈的蕈狀雲一樣令人目眩。又彷彿比斷頭臺上的鍘刀更鋒利。」

因此,《潛水鐘與蝴蝶》是本絕望之書。
它清楚地敘述他在繭裡的生命惡化過程:
他在二十個星期裡體重減輕了六十六磅;他的右眼失去了功能而被縫死;
他的右耳失去聽力,左耳側變成蝴蝶耳朵那般敏銳。
人在絕望中的脆弱和卑微,
例如一向美食家的他,兒時祖母香腸的記憶反而襲上心頭;
護士替他清洗讓他既挫 折又快樂;失去吃的能力,依靠胃管攝食的他,
「要是能把不斷流進我嘴巴裡的口 水順利嚥下去,我就會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」。

潛水鐘與蝴蝶》也是本孤獨之書。
當他只剩眨眼睛這唯一的溝通能力後,更加感覺到溝通的困難。
人在脆弱中變得敏銳,也在脆弱中知道孤獨的況味。
鮑比由於只剩很少的表達方式,不是特別體貼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他的反應。
因此, 護士會突然關掉他正在看的電視,
他會被許多不在意的舉止行為所傷害;當然,這時候他也更能將心比心地理解別人,
他的父親九十三歲,住在公寓樓上,老到連腳都站不穩,他們同樣都是像繭般的活著。

但《潛水鐘與蝴蝶》也是本纏綿之書。
人的困頓造成的靈魂纖細,使他更能用纏綿的心看待記憶,
也更能在無助中呈現出敏銳的善良。
這本書裡的此類片段是讓我在閱讀的心痛裡最感動的部分。
鮑比可以感覺到父親的無助,可以感覺到八歲女兒在遙遠之外為他所作的祈禱。
他可以感覺歷史、記憶和友人。
曾經有過的遺憾。曾經幾乎犯過的誤解,都在這樣的纏綿裡變成一則溫暖的小故事。

鮑比在「準植物人」的狀態下掙扎,
他渺茫地希望著有機會靠著拐杖,有一天又能回到他在巴黎的辦公室,從而結束他那無聲的噩夢。
但他終究沒能走出這場夢境,而在繭中枯竭。
被囚的蝴蝶走不出宿命,但就像鋼琴從樓上被摔下,黑黑白白的琴鍵零落滿地。
他的薄薄遺著,就像琴鍵般鋪成一種交織著絕望和纏綿的淒美,
讓人沈痛,但也會覺得要更加看重自己的生命。

薄薄的小書,沒有華麗的詞藻,但卻一個字一個字地雕刻著生命。
看完這本書後,更加關懷起都些失去一切表達能力的植物人,
他們那些我們不知道的痛苦是什麼?人的溝通靠表達以及了解表達的細心,
但我們卻經常在不細心之中彼此冷漠、傷害及誤解。
鮑比用他的經驗告訴我們,必須珍惜一切已有的感覺。
他即將失去一切,因而遂能掌握已有的不多。對天天在揮霍著生命的我們,在看完這 本書之後,怎能不更加寶貝我們的幸運呢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雙下巴女孩 的頭像
    雙下巴女孩

    雙下巴女孩

    雙下巴女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